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按照住建部计算标准,我国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20万吨左右,每年在4亿吨以上,耗费在生活垃圾处理上的费用千亿元以上。
生活垃圾分类:为便于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按照垃圾的物理组成、可利用价值等,所实施的垃圾分类别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系列措施。
二、影响和危害
1.占用土地。目前,我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卫生填埋和焚烧,不管是卫生填埋还是焚烧设施都需占用大量土地,粗略估算,我国用在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上的土地总量在500万亩以上。
2.污染环境。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大多难以降解,破坏土质,使植物生长减少30%。填埋方式会带来有害细菌大量繁殖、蚊蝇滋生、产生有毒气体和沼气、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等一系列后果,焚烧方式会产生有害气体(二噁英)。
3.危害健康。有害垃圾大多含有重金属(汞、铅、镉)和酸碱类物质等,若不规范处置,可引起头痛、过敏、昏迷或致癌,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随意抛弃的废塑
其内容主要有(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有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技术支持:cnwbgg.com